跨领域跳槽是冒险?抑或你所待的稳定舒适圈才是错觉?筑招网小编曾以为跨领域跳槽,须放弃累积的专业、人脉、经验,直到亲身经历后发现,只要清楚自我定位,不仅可留着原本累积的专业、人脉、经验;还可时学到新专业,结交新人脉,获得新经验!
最近召募新人,面试不少求职者。如果是「跨领域跳槽」,我会问二个问题:
「你为什么想离开?」 「你为什么想跨到不同领域?」
我发现很多人明白为什么想离开,却不清楚为什么想跨到新的领域?这就好像你牵着女朋友的手,问她:「为什么你想跟我在一起?」 「因为我前男友是个渣男!」 「……就这样?」
你应该会气得想把手狠狠甩开,转头就走吧?我身边也有一些朋友,职涯遇到瓶颈,上班索然无味,却不知道该不该转职,探索新的机会。
稳定,是一种错觉 为什么要跨领域跳槽?工作稳定,为什么要冒险?已经是某领域的专家,应该高枕无忧了吧?留在舒适圈好好发展,难道不好吗?
《破框能力》作者Herminia Ibarra提到一个观念:你的专业与优势,只能够把你带到现在的位置,当你愈引以为傲,就愈容易困在原地!我们总乐于去做自己擅长的事,于是就会一直去做。这样的循环能让我们获取大量专业经验,却也更容易诱使我们受限于专业框架,落入能力陷阱。
《反脆弱》作者Nassim Nicholas Taleb强调:脆弱的事物,往往最不喜欢波动,喜欢稳定,这是一种错觉,一旦遇到黑天鹅的挑战就会瓦解。如果把反脆弱的概念用在职涯发展上,看似安稳有保障的工作,遇到极端的重大冲击,就会发生脆弱的风险。
世界变太快,曾经稳定的工作反而脆弱。举二个例子:第一个,汽车业。特斯拉带动的全球电动车风潮,已经有6 家车厂承诺于2040 年全面停产传统内燃机引擎汽车,包含BYD、Ford、GM、Daimler 集团旗下的Mercedes-Benz、Jaguar Land Rover 与Volvo。如果你是这几家车厂的内燃机引擎技师,那你迟早被淘汰,势必得打掉重练。
第二个例子,航空业。机师薪水平均月薪25 万,比精算师、医师都高。但全球疫情导致航空公司裁员,机师不再是稳定的金饭碗了。
如果产业典范转移是跨领域跳槽的推力,那么接下来,我们来谈谈拉力。
多绕点路,可能是出奇致胜的契机 《跨能致胜》作者David Epstein提出一个观念:赢在起跑点、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可能是成功的绊脚石。他研究世界最顶尖的运动员、艺术家、音乐家、发明家、预测家和科学家,他发现,很多成功人士,年轻时绕了许多路,做过不同工作,甚至讨厌工作,但最后也都在某个专业领域大放异彩。
甚至,他们之所以成功,就因具备别的经验与专长。好比苹果前执行长乔布斯曾旁听过书法课,后来成为设计Mac 电脑字型的灵感来源。
又例如成功夺下东京奥运自行车金牌的奥地利车手 Anna Kiesenhofer,她的工作其实是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担任博士后研究员,研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式。她善用自己的理科头脑,在比赛前就抵达东京研究赛道和天气,拟定出一套战术,才出奇制胜。
或许就如乔布斯曾说:
「你无法预先串起自己所经历过的点点滴滴,只有在回顾时,才会明白它们的连结。」(You can'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;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.)
跨领域不是归零,而是加乘 我的成就自然无法相提并论,但跨领域跳槽,我倒是有不少经验。
最近的一次是在2018 年,我离开待了16 年的某软件公司,跳到中建。由外商转进国内公司,由科技业跨到建筑业,由业务IT变成建筑人员,由只看本市市场转为负责全国的策略客户,说没有害怕是骗人的。
我曾在微信朋友圈分享:「星期一早上出门,老婆说:『今天要送3 个小孩上学~』虽然是半开玩笑,但也还满传神。连上班的路线都要事先百度。前一晚整理公事包,深怕漏了什么,真的有新生入学的感觉。」
如果以开车过弯比喻, 2018 年的换工作是「S 型弯」,2000 年就是「发夹弯」了,是失速就会撞上山壁的那种!
那时我才刚出社会,第一份工作是监理。因为大学念的是建筑系,父亲当时从事房地产行业,我心想:「一定要学以致用。说不定可以帮到家里。」工地做了2 年后,才发现自己对这个行业一点兴趣也没有,但已经投入了9 年。如果是你,会如何抉择?
我当时毅然决然地辞职,舍弃了9 年所累积的一切,从零开始。我去一家教育训练中心重头开始学程序设计,成为讲师,后来加入某软件公司,升上BG Lead,带领Office 行销团队。
如果没有当初的「舍」,就没有后来的「得」。
跨领域跳槽,最重要的3 大法则 法则一:大胆放手 美国经济学家Paul Allan David认为当人在某一个领域时间太长,会产生一种心理状态,叫做「路径依赖」:亦即一个人对自己选择的某一路径产生依赖,无法脱离。
如何脱离「路径依赖」?走出跨领域转职的第一步?最重要的就是「大胆放手」。改变其实并不难,难的是你敢不敢放下手上有的?
如果你什么都不愿意舍弃,那你什么也改变不了!
我一开始以为跨领域跳槽,必须放弃累积的专业、人脉、经验。其实是反过来,你会留着原本累积的专业、人脉、经验;同时学习到新的专业,认识新的人脉,获得新的经验!
法则二:清楚定位 1991 年,挪威人Roald Amundsen与英国人Robert Falcon Scott分别带领探险队,目标都是成为踏足南极点的第一人。阿蒙森带领的探险队率先抵达南极点,全体队员平安返回基地。相反地,史考特带领的探险队,所有团员在回程中,无一生还。差别在哪?
其一个重要关键就是「清楚定位」。阿蒙森探险队在往返的路线上,树立醒目的旗帜,两侧设置黑色标志,标志延伸约十公里,在南极大陆白茫茫的冰雪世界中,可以避免探险队偏离路线。
跨领域转职也一样,你需要清楚你的定位。你有兴趣的事,你会有热情;你擅长的事,你会有能力(天赋);别人愿意付钱让你去做的事,你会有市场。你必须找出这三者的交会,那就是你的定位!
这三者缺一不可。没有热情,你不会开心,做不久;没有能力,别人不会找你;没有市场,你找不到工作。除此之外,你还必须找到你的独特之处,例如果你既懂法律,又爱电玩,那「游戏产业的律师」就是你的定位。
一如美国职棒传奇人物,拥13 枚世界冠军戒指的Yogi Berra曾说:
「如果你不知道你在哪, 那么无论你要去哪都将十分困难。」(If you don't know where you're going, you might end up some place else.)
法则三:整装待发 阿蒙森探险队之所以能平安返回基地,还有另一个重要关键:「实用装备」,他们向居住在北极圈的因纽特人(Inuit)请益,训练雪橇犬,强化雪橇,纵使气候再酷寒、路况再严峻,装备依然不会损坏。
跨领域跳槽也一样,你需要强化你的装备。除了专长,例如:法律、财务、销售、品管、程序设计,你还要强化「通用装备」。只有强化你的专长及能力,你才可以到达职涯的「南极点」!
学习力 洞察力 思考力 领导力 协作力 抗压力 数位力
小结:勇敢地踏出舒适圈去冒险吧! 波兰奇幻小说家ndrzej Sapkowski的小说《猎魔士》中有一个场景,琴特拉女王卡兰特跟女主角奇莉说:
「面对战役,绝不可能完全准备好。」 「你必须剑不离身,而且不要停下脚步!」
人生中,无论职场、生活、谈恋爱,从来没有真正准备好的时候。想追求什么,就勇敢地去尝试吧!如果你一直无法改变,会不会是因为你永远只是空想,却从来没有行动?会不会是因为你一向只想要「得」,却总是不愿意「舍」?
渴望突破现况,那就大胆放手,去做平常你不敢做的事吧!勇敢地踏出舒适圈去冒险,那些回报,绝对值得!生命是不能准备的,只有勇气可以。
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粤测科技有限公司 桂ICP备2022011281号
地址:广西公司:南宁市西乡塘区秀厢大道13号综合大楼6楼创客区90号 广州公司(南沙区):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麒麟一街1号2508房 EMAIL:service@yuecehui.com